驻德使馆公使衔参赞:中德从贸易伙伴到创新伙伴

在中国总理李克强访德前夕,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接受《欧洲时报》书面采访,谈中德经贸关系。

王卫东参赞曾在欧洲时报德国分社2014新春答谢酒会上与宾客亲切交流。(图片来源:欧洲时报)

欧洲时报:中德同为世界贸易大国,贸易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中德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如何?

王卫东:中德两国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的受益者,对外贸易在双边经贸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中德双边贸易发展总体稳健向好,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德贸易总额约为1700亿欧元,再创新高。中国超过美国和法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德贸易额在德国外贸总额所占比重也由2015年的7.5%升至7.9%,表明中国在德国对外贸易格局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德国对欧盟外国家的贸易总体出现下滑趋势,对华贸易反而逆势增长了4.1%。在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背景下,中德贸易稳步增长对外传递出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积极信号。

欧洲时报:有观点认为,中德贸易的产品结构越来越相似,互补性正逐渐被竞争性所取代,未来是否会影响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王卫东:过去一般认为,中德贸易体量大、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双方经济结构互补,因此可以互利双赢。但是,现在中德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相似度越来越高,例如机电产品在各自出口产品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有一部分人在分析中德经贸合作时,提出了中德经济互补性下降,竞争性上升。这个说法有一点道理,但要据此全面否定中德贸易的互补性仍然为时尚早。一是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中国对德出口的较大比重;二是如果把产品分类进一步细化,会发现产业间的贸易正在逐渐被产业内贸易所取代。中国出口的不少产品都属于加工出口或者中低端产品,往往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与此相反,德国在机械制造、汽车等领域处在价值链的高端。所以可以说双方的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仍然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在贸易领域仍然有巨大潜力可供挖掘。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未来不可避免会与德国产生更多竞争。但我认为有竞争并不可怕,反而能进一步促进创新与合作。只要双方找准利益契合点,拓宽贸易领域,一起把蛋糕做大,就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新的合作形式不断产生,为两国合作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如方兴未艾的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国际贸易的形态,中欧班列的开通为开展贸易提供了新的物流方案。可以预见,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中德贸易新的增长引擎,大量的中小企业将从中获益。

欧洲时报:不过随着双边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德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摩擦和争端,您怎么看光伏、钢铁等贸易摩擦以及“入世15条”的问题?

王卫东:贸易规模越大,贸易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出现摩擦,这是非常自然的事,关键是双方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摩擦。中方一贯主张通过产业对话和合作解决问题,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更应该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共同为维护世界贸易秩序做出贡献。

以钢铁为例,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根本诱因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钢铁产能过剩不只是在中国存在。因此,要真正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一味指责中国,把责任都推到中国头上,无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为解决钢铁产能过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措施。2016年,中国实际化解粗钢产能6500万吨,大幅超出此前提出的4500万吨目标,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做到的。同时,中国并不主张以大量出口的方式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还对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德国等欧盟国家无视这一事实,为保护本国产业,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实施“双反”措施,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事实上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贸易保护主义短期内也许可以保护某些领域,但实质上却是保护了落后,长远来看不利于欧盟走出困境,更不利于中欧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欧盟2013年起就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并在今年年初决定再延长18个月。然而就在最近,德国最大的太阳能制造商Solar World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事实证明,过度的贸易保护无异于温室养花,短暂的盛开并没有换来坚强的生命力。

“入世15条”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欧盟正积极推动修改其《反倾销条例》,引入“市场扭曲”标准,希望藉此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到期后设置新的贸易保护工具。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无助于中欧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中德同为WTO重要成员,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受益者和维护者,都应遵守国际规则,履行国际义务。我们期待德国作为欧盟大国发挥积极影响,推动欧盟采取正确立场,切实兑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这事关条约的效力和欧盟的信誉。

欧洲时报:中国对德投资2016年增长很快,表现亮眼,引起德国舆论的高度关注,“买空德国”的论调不绝于耳,实的投资情况是怎样的?

王卫东:近年来中国对德投资日益活跃,两国相互投资不再是单行道。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中国对德直接投资为29.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6%,首次超过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对德投资起步晚,基数小,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中国对德投资总量仍不到德国吸引外资存量的1%。截至2016年底,中国对德投资总量约为88亿美元,而德国在华投资总量大概在700亿美元,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德方某些人士担心中国买空德国的想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两国投资合作从单行道向双向投资发展是件好事,只有双向投资都活跃,两国经贸合作才能健康发展,这也是两国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的标志。

欧洲时报:德国政府正在酝酿修改《对外经济法》,并在欧盟层面呼吁强化对外资并购的审查,这会对中资企业到德国投资产生哪些影响?

王卫东:我认为,德国政府的这一做法,将会给德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带来危害。我实地走访过包括库卡、EEW在内的30多家中资并购企业,可以说绝大多数被并购的德国企业对中国投资者是欢迎和满意的。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是企业自发的商业行为,优化了双方的资源配置,开拓了市场,并且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实从我走访了解到的情况看,不少频临破产的企业,因为中国投资者的参与而获得新生,保住甚至增加了工作岗位。很多企业德方高管提到中国投资者对企业的支持和认可,都有很多体会,甚至发出了选择了中国企业合作,是德国企业之幸的感慨。事实证明,此前不少人担心的技术流失、大量裁减员工等情况并没有发生,双方的投资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愿继续加强同德方的沟通交流,期待双方通过深化合作应对各种挑战,而不应该限制合作。

据我了解,德国经济界同样反对政府强化对外资并购的审查,认为这种做法会增加法律的不确定性,阻碍正常的投资合作,最终使德国企业界受损。

欧洲时报:近期,部分德国政界和商界人士抱怨称“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受到不公平待遇”,您怎么看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

王卫东: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就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例如建立了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探索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修订《外资企业法》等4部法律,对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大幅减少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外资在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准入;加大力度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我想强调的是,吸收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中国整体投资环境没有恶化,而是在不断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实际上大多数在华德国企业都取得了良好业绩。以三大汽车公司为例,2016年大众集团在华销量达398.2万辆,增长12.2%,占其全球销量的38.62%;宝马在华销量达51.6万辆,增长11.3%,占其全球销量的21.8%;戴姆勒在华销量达47.3万辆,增长26.6%,占其全球销量的22.6%。对很多德国企业来说,中国仍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中国市场是否开放,投资环境是否优良,发言权在企业。最近安永公司公布了一个对全球范围内505家企业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37%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是最佳投资地,位列第一。美国排名第二,认可企业占比33%;德国排名第三,认可企业占比20%。德国企业在华投资不断增长,充分说明部分人士的抱怨是没有根据的。

欧洲时报:对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新课题,您认为双方合作的契合点在哪里?

王卫东:2014年,双方共同发表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提出在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着力发展创新伙伴关系,“创新”成为发展中德关系的关键词,标志着两国经贸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是双方深化创新伙伴关系的重点之一。在4.0时代,中德两国都有各自的独特优势。德国制造业水平全球领先,其术业专攻的工匠精神、严苛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都值得其他国家学习,但也存在互联网产业较弱、风险投资规模小、前瞻创新不足、市场增长点主要在海外等问题。中国虽然高端制造业整体落后于德国,但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市场前景广阔,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优势明显。可以说两国地位平等,各具优势。中德应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加紧两大战略的全面对接,共同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

欧洲时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齐普里斯代表默克尔总理出席了论坛。您认为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应该如何深化合作?

王卫东:齐普里斯部长代表默克尔总理出席了论坛,释放了德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号。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接见了齐普里斯部长,体现了中方对德国的重视。德国是最先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亚投行57个创始成员国中,德国也是域外地区出资最多的国家。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正是在这次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见证了渝新欧列车顺利抵达杜伊斯堡港。目前已开通的23条中欧班列运行线路中,中德之间开行的线路多达8条,是沿线国家中最多的。据统计,2016年共开行1702列中欧班列,德国境内始发与终到的中欧班列数量就达到1034列。中欧班列为德国企业开展对华贸易提供了新的物流方案,也强化了杜伊斯堡、汉堡等城市的枢纽地位。着眼于未来,中德在智能制造、高端机械设备、航空、铁路、环保、农业、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以及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最大的经济体,双方应加强沟通,携手合作,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赋予更多内涵,为两国民众创造更多福祉。

“疾风知劲草”,全球局势越是动荡,越能体现出中德携手合作的重要性。此次李总理访问德国,正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困难复杂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访问。我相信,李总理此访,必将加深中德两国的交流和互信,增进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中国愿同德国一道,积极落实访问成果,共同努力,推动G20汉堡峰会延续杭州峰会强调的包容性发展理念,携手反对保护主义,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更大贡献。